山东画报出版社官方网站
图书分类

图书类别

图书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图书频道>教育>唐诗三百首>正文

唐诗三百首

定价:¥38.00

作者:(清)蘅塘退士
ISBN:9787547402634
出版时间:
页数/字数 :
推荐购买链接: 去购买
图书详情

版 次:1  印刷时间:2012-06-01  开 本:1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精装  所属分类: 图书

编辑推荐

 《国学经典读本丛书:唐诗三百首》虽不是完美的,却是令人喜爱的。苏轼诗说:“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李清照词说:“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在蔚为大观的唐诗中撷取三百余首,小小一册在手,便像大海边的岩石、卖花担上的桃李,你可以从中领略到海的豪情、春的绚烂! 

内容推荐

《国学经典读本丛书: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77位诗人的313首诗作,分体编排。五言古诗33首,乐府7首;七言古诗28首,乐府14首;五言律诗80首;七言律诗53首(其中杜甫《咏怀古迹》本为二首,另外三首是陈婉俊补入),乐府1首;五言绝句29首,乐府8首;七言绝句51首,乐府9首。它选入作品的体裁、题材、审美风格是多样化的。

前言

要在留存下来的近五万首唐诗中选出一些出色的作品,组成一个令人喜爱的唐诗选本,似乎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唐诗中有大量出色的作品,自有无穷的魅力。孙琴安先生《唐诗选本提要》钩稽出唐代以来的唐诗选本六百余种,其中有不少都曾广为流传。但选者无论学识多么广博、感受如何敏锐,想让他们的选本令所有人满意则几乎不可能。选择总有一个标准,总有对某种审美类型的偏好,也就一定要有所删汰,一定有对其他审美类型的拒斥,去取之间,“公允”只能是一个遥远的理想。就数量而言,选得多则失之泛,会被讥为芜杂;选得少则失之刻,会被指为纰漏。所以,选唐诗又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工作,自唐代以来,著名唐诗选本没有一种是未受到挑剔、讥评和指摘的。李攀龙的《唐诗选》在明清之际风行海内,且在日本广为流传,但在风行的同时,也获得了海量的批评乃至谩骂。不光是反对“诗必盛唐”的人抨击它的狭隘,就连一些激进的复古主义者也难以理解他选诗的标准,他的密友王世贞就曾多次表达对这个选本的不满。

令人不满的唐诗选本却能广为流传,不免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它之所以流行,到底是由于选家敏锐的眼光,还是因为他在文坛上的影响,抑或是由于唐诗自身恒久不衰的魅力?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两百多年来广为流传,刊印次数之多,销量之大,令同类选本望尘莫及。何以如此,同样令人困惑。

首先,应该看到,唐诗传播的最大范围不在士大夫、读书人的阶层,而是在民间、在童蒙,在士大夫和读书人以外。他们需要和喜欢的唐诗,不一定是唐诗中最美的、意义最重大的,不一定是富有创造精神和艺术魅力的,而是对他们的生活有启发意义,便于记诵、琅琅上口的。自命诗人者所不齿的《千家诗》(所选不限于唐诗)能盛传不衰,原因就在这里。从这一角度说,需求者的口味最重要,聪明的选家应该适当放弃自己的审美癖好。

在这一点上,蘅塘退士做得很好。他选《唐诗三百首》,自称“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即从大家都知道、都喜欢的唐诗中去遴选,这便是充分尊重大家的意见、民众的意见,而不持某种特定的意见。他的编选目的是“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而莫能废”,而不是为了贯彻和宣扬某种文学主张、艺术理念。定位于一个“普及”而非“高端”的、“为大众”而非“为精英”而作的唐诗选本,是其能够广为流传的首要原因。

其次,选家在文坛上的地位和影响关系到“话语权”的大小。不能不承认,李攀龙作为后七子领袖的文坛声望对他《唐诗选》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后来王士祯《唐贤三昧集》、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较为广泛的传播,也都受益于他们较高的文坛地位。与此相似,在当今时代,凡是选入中小学和大学教科书、参考书的唐诗,就是传播最广、最受人重视的唐诗。当然,教材和参考书编纂者在选入作品时充分考虑到了作品的价值及其是否“著名”,但入选之后,作品会因此而更为“著名”,更受人们重视。这体现出“话语权”的巨大力量。

在这一点上,蘅塘退士没有任何优势。《唐诗三百首》长期流传之后,人们仍不知道选者是何许人。上一世纪五十年代,经一些学者考证,才知道他的名字叫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是乾隆十六年(1752)进士,曾任直隶卢龙、大城和山东邹平知县,曾任山东乡试同考官和江宁教授,著有《蘅塘漫稿》。《唐诗三百首》成书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是由他和继室夫人俆兰英共同编选。一个在当时没有“话语权”的人,却通过编选一部唐诗选,掌握了身后数百年唐诗接受的巨大“话语权”!而自命“不朽”的李攀龙在《选唐诗序》中说:“后之君子乃兹集以尽唐诗,而唐诗尽于此。”却是何等狂妄!至迟到清中叶以后,他的《唐诗选》便沉埋到了故纸堆里,只能作为考察他和他领导的复古派文学主张的历史文献了。

第三,既然孙洙是从脍炙人口的唐诗中遴选出来的“尤要者”,《唐诗三百首》的魅力实则属于唐诗的魅力。孙洙能够把唐诗的魅力凝聚在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中,他的贡献当然不可小视,但也不宜过分夸大。王水照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永远的〈唐诗三百首〉》(见《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第1期)。从可能性说,有了“永远的唐诗”,才能有“永远的《唐诗三百首》”;从必然性说,有了“永远的唐诗”,就一定会有“永远的《唐诗三百首》”。成于哪一位选家,或许是偶然的。从这一角度说,孙洙是谁并不重要。有些人认为,孙洙的选本无可超越,并认为这是多种“续选三百首”、“新选三百首”之类的唐诗选本虽一再出现,而其影响却无法企及的事实所证明了的。其实,此中原因有二:一是孙洙选出了大部分最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章,他不是靠着出众的学识和独到的审美感受力,而是靠着对唐诗传播既成状况的认同、靠着对大众意见的尊重。后出的选本对他选入的名篇不能避而不选,而如果大量雷同,则又称不得“新选”。二,二百多年的流传已促使这一大小适中的“童蒙”(朱自清先生说适合中学生阅读,今天看来,似更适合大学生)选本“经典化”了,世人普遍具有尊崇经典的意识,后出的选本在“话语权”方面已无法超越它。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77位诗人的313首诗作,分体编排。五言古诗33首,乐府7首;七言古诗28首,乐府14首;五言律诗80首;七言律诗53首(其中杜甫《咏怀古迹》本为二首,另外三首是陈婉俊补入),乐府1首;五言绝句29首,乐府8首;七言绝句51首,乐府9首。它选入作品的体裁、题材、审美风格是多样化的,但与当今诗歌史研究和教学中普遍重视的唐诗名篇相比照,仍有少量成就不高的作品选入。受选诗数量限制,名篇的遗漏更多。关于这些,人们谈论已多。仅以七言古诗为例,他不选“初唐体”的歌行,不仅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失收,王勃、卢照邻、刘希夷、张说、李峤、宋之问、崔颢等人的歌行名篇一概不录,唯王维《洛阳女儿行》庶几近似。或许他认为这些诗还不够脍炙人口,或许他不喜欢初唐歌行那种流丽的风格。杜甫七古中矫健挺拔的短歌,像《曲江三章》、《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短歌行赠王郎司直》等,这类诗颇具独创性,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失收也是遗憾。如果说孙洙持着“温柔敦厚”的标准,那么,持同样标准的《唐诗正声》却专选此类。至于五古中的《北征》、《赴奉先咏怀》、《前出塞》、《后出塞》、“三吏”、“三别”等,如果说因为不属于“易于成诵”的作品而不选,那么,七古中所选的韩愈《石鼓歌》、李商隐《韩碑》又岂“易于成诵”?所以说,若细作推求,蘅塘退士所选的唐诗仍有许多可商榷之处。

狂人徐渭好李贺诗,把这类奇诡的作品称为唐诗中的“龙肝凤髓”。自元代杨式弘《唐音》,到高棅的《唐诗正声》、李攀龙的《唐诗选》,到清代王尧衢的《唐诗合解》,不选李贺诗似已成为“正统”选家的惯例,他们要为读者准备的是“布帛菽粟”、更适合“家用”的唐诗。《唐诗三百首》遗漏这位天才诗人,当然不算新鲜。

李东阳《麓堂诗话》曾说:“文章如精金美玉,经百炼、历万选而后见。今观昔人所选,虽互有得失,至其尽善极美,则所谓凤皇芝草,人人皆以为瑞,阅数千百年、几千万人而莫有异议焉。如李太白《远别离》、《蜀道难》,杜子美《秋兴》、《诸将》、《咏怀古迹》、《新婚别》、《兵车行》,终日诵之不厌也。”他举出的李杜名篇,只有一小半选在了《唐诗三百首》中。“文章千古事”,要讨个“公允”的说法却很难。

《唐诗三百首》虽不是完美的,却是令人喜爱的。苏轼诗说:“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李清照词说:“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在蔚为大观的唐诗中撷取三百余首,小小一册在手,便像大海边的岩石、卖花担上的桃李,你可以从中领略到海的豪情、春的绚烂!

 

2010.9.30

目录

卷一 五言古诗
感遇(二首) 张九龄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月下独酌 李白
春思 李白
望岳 杜甫
赠卫八处士 杜甫
佳人 杜甫
梦李白(二首) 杜甫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
送别 王维
青溪 王维
渭川田家 王维
西施咏 王维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春泛若耶溪 綦毋潜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岑参
贼退示官吏并序 元结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
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
东郊 韦应物
送杨氏女 韦应物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
溪居 柳宗元

乐府
塞下曲(二首) 王昌龄
关山月 李白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干行 李白
列女操 孟郊
游子吟 孟郊

卷二 七言古诗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古意 李颀
送陈章甫 李颀
琴歌 李颀
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李颀
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李颀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杜甫
寄韩谏议注 杜甫
古柏行 杜甫

卷三 七言古诗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杜甫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元结
山石 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韩愈
石鼓歌 韩愈
渔翁 柳宗元
长恨歌 白居易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韩碑 李商隐

卷四 七言乐府
燕歌行 高适
古从军行 李颀
洛阳女儿行 王维
老将行 王维
桃源行 王维
蜀道难 李白
长相思(二首) 李白
行路难 李白
将进酒 李白
兵车行 杜甫
丽人行 杜甫
哀江头 杜甫
哀王孙 杜甫

卷五 五言律诗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李隆基
望月怀远 张九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在狱咏蝉并序 骆宾王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杂诗 沈俭期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次北固山下 王湾
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赠孟浩然 李白
渡荆门送别 李白
送友人 李白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春望 杜甫
月夜 杜甫
春宿左省 杜甫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风翔,乾
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
门,有悲往事 杜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
别房太尉墓 杜甫
旅夜书怀 杜甫
登岳阳楼 杜甫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山居秋暝 王维
归嵩山作 王维
终南山 王维
酬张少府 王维
过香积寺 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汉江临眺 王维
终南别业 王维
临洞庭湖上张丞相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宴梅道士山房 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过故人庄 孟浩然
秦中寄远上人 孟浩然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留别王维 孟浩然
……
卷六 七言律诗
卷七 五言绝句
卷八 七言绝句

在线试读:

App导航

关注微信

联系我们

总编室电话:0531—82098472

办公室电话:0531—82098463

投稿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189号B座 山东画报出版社有限公司

Designed and built with all the love by 山东画报出版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2015-2030盗版必究.鲁ICP备09022992号-1
"扫一扫"关注我们
  • 微信企业号:sdhbcbs
  • 微博账号:山东画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