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画报出版社官方网站

您的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新闻动态>杭间:读者从这套书中…>正文

杭间:读者从这套书中看到了传统生活未来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0-06-25 来源:本站 发布: 浏览:1472次

杭间,196111月生于浙江义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文学博士。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副校长,兼国美美术馆总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杂志副主编、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美国康奈尔大学绘画与城市规划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十七年前,我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资助,开展“中国艺术设计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这大约是国家社科基金最初支持设计学研究的项目之一;当时想得很多,希望古今中外的问题都有所涉 略,因此,重新梳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经典就成为必须。

 

这时候的学界,对物质文化的研究早有人开展,除了考古学界,郑振铎先生、沈从文先生、孙机先生等几代文博学者,也各有建树,成就斐然。但是 在设计学界,除了田自秉先生、张道一先生较早开始关注先秦诸子的工艺观以外,整体还缺少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这就成为我编这套书的出发点,我希望在充分继承前辈学人成果的基础上,首要考虑如何从当代设计发展“认识”的角度,对这些经典文本展开解读。

 

传统工艺问题,在中国古代社会格局中有特殊性, 儒道互补思想影响下的中国文化传统中,除《考工记》被列为齐国的“官书”外,其他与工艺有关的著述,多不入主流文化流传,而被视为三教九流之末的“鄙事”,因此许多工艺著作,或流于技术记载,或附会其他,有相当多的与工艺有关的论著,没有独立的表述形式,多散见在笔记、野史或其他叙述的片段之中。

这就带来一个最初的问题,在浩瀚的各类传统典籍中,如何认定“古代物质文化经典”?尤其是“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近年来有成为文化研究显学之势,许多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者涉足区域、民族的衣食住行研究,都从“物质文化”的角度切入,例如柯律格对明代文人生活的研究,金耀基、乔健等的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等。

 

这时候还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指出,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其的推进,也逐渐开始进入中国的媒体语言,但在设计学界受到冷落, “传统工艺”“民间工艺”等概念,被认为比“非物质”更适合中国表述,因此,确立“物质文化”与中国设计学“术”的层面的联系,也是选本定义的重要所在。

 

其实,在中国历史的文化传统中,有一条重生活、重情趣的或隐或显的传统,李渔的朋友余怀当年在《闲情偶寄》的前言中说:王道本乎人情,他历数了中国历史上一系列具有生活艺术情怀的人物与思想传 统,如白居易、陶渊明、苏东坡、韩愈等,联想传统国家治理中的“实学”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就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另外一面,从道家思想发展而来的重生活、重艺术、重意趣心性的源流。

有了这个认识,物质文化经典的选择就可以扩大视野,技术、生活、趣味等,均可开放收入,思想明确了,也就具有连续、系统的意义。

 

上述的立场决定了选本,但有了目标以后,如何编是一个关键。此前,一些著作的整理成果已经在社会上出版并广为流传,例如《考工记》《天工开物》《闲情偶寄》等,均已经有多个注解的版本。当然, 它们都是以古代文献整理或训诂的方式展开,对设计学的针对性较差。我希望可以从当代设计的角度,古为今用,揭示传统物质文化能够启迪今天的精华。

 

因此,我对参与编注者有三个要求:

其一,继承中国古代“注”的优秀传统。

 

“注”不仅仅是说明,还是一种创作,要站在今天对“设计”的认识前提下,解读这些物质经典。

其二,“注”作为解读的方式,需要有“工具”,这就是文献和图像。

 

而后者对于工艺的解读尤其重要,器物、纹样、技艺等,古代书籍版刻往往比较概念化,语焉不详;为了使解读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解读可以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但文献和图像的来源,必须来自1911年前的传统社会,它们的“形式”必须是文献、传世文物和考古发现,至于为何是1911年,我的考虑是通过封建制在清朝的覆灭,作为传统生活形态的一次终结,具有象征意义。

其三,进行有必要的翻译。

 

由于许多原著有关技艺的词汇比较生僻,并且,技艺的专业性强,过去的一些古籍整理学者尽管对原文做了详尽的考据,但由于对技艺了解的完整度不够,读者仍然不得其要,因此有必要进行翻译,对于读者来说,这样的翻译是必要的,因为编注者懂技艺,使得他的翻译能建立在整体完整的把握的基础上。

正因为编选者都是专业出身,我要求他们扎实写一篇“专论”用作导读,除了对作者的生平、成书、印行后的流布及影响做出必要的介绍外,还要对原著的内容展开研究,结合时代和社会变化,讨论工艺与政治、技艺与生活、空间营造与美学等的关系,因此这篇文字的篇幅可以很长,是一篇独立的论文。

 

我还要求,需要关心同门类的著作的价值和与之关系,例如沈寿的《雪宧绣谱》,之前历史上还有一 些刺绣著述,如丁佩的《绣谱》,虽然没有沈寿的综合、影响大,但在刺绣的发展上,依然具有重要价值,由于丛书选本规模所限,不可能都列入,因此在专论里呈现,可以让读者看到本领域学术的全貌。

如何从现代设计的角度去解读这些古代文献,是最有趣味的地方,也是最有难度的地方。这种解读,体现了编注者宏富的视野,对技艺发展的深入的理解,对原文表达的准确的洞察,尤其是站在现代设计的角度,对古代的“巧思”做出独特的分析,它不仅可从选一张贴切的图上面看出,也更多呈现在原文下面的“注”上,我注六经,六经注我,重在把握的准确和贴切。

 

好的注,会体现作者深厚的积累和功力,给原文以无限广阔的延伸,所以我跟大家说,如有必要,“注”的篇幅可以很长,不受限制。当然这部分最难,因人而异,也因此,这套丛书的编注各具角度和特色。

 

由于设计学很年轻,物色作者很伤脑筋,一些有影响的研究家当然是首选,但各种原因导致无法找到全部,我大胆用了文献功底好的年轻人,当时确实年轻,十七年以后,他们都已经成为具有丰富建树的中坚翘楚。

要特别提到的是山东画报出版社的刘传喜先生,他当年是社长兼总编辑,这套书的选题,是我们在北京共同拟就的,传喜社长有卓越的出版人的直觉,他对选题的偏爱使得决策迅速果断;他还有设计师 的书籍形态素养,对这套丛书的样貌展望准确到位。

 

徐峙立女士当年是年轻的编辑室主任,她也是这套书的早期策划编辑,从开本、图文关系、注解和翻译的文风,以及概说的体例,等等,都是重要的思想贡献者。

这套书出版以来,除了受到设计界的好评外,还受到不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读者的喜爱,尤其是港澳台等地的读者,对此套丛书长期给予关注,询问后续出版安排,而市面上也确实见不到这套丛书的新书了。

 

有鉴于此,在徐峙立女士的推动下,启动了此丛书的再版,除了更正初版明显的错误外,还因为2018年我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的立项支持,又开始了后续物质文化经典的编选和选注工作,并重新做了开本和书籍设计。

 

也借此机会,把当年只谈学术观点的总序重写,交代了丛书的来龙去脉。在过了十七年后,这样做,颇具有历史反思的意味,“图说” 这种样式当年非常流行,我们的构思也不可免俗地用了流行的出版语言,但显然这套丛书的“图说”与当年流行的图说有很大的不同,它希望通过读文读图建构起当代设计与古代物质生活之间全方位的关系。 “图”不仅仅是形象的辅助,而更是一种解读的“武器”,因而也是这套书能够再版的生命力所在。

 

对古代文献的解读仍然只是开始,这些著述之所以历久常新,除了原著本身的价值外,还因为读者从中看到了传统生活未来的价值。

 

是为序。

 

App导航

关注微信

联系我们

总编室电话:0531—82098472

办公室电话:0531—82098463

投稿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189号B座 山东画报出版社有限公司

Designed and built with all the love by 山东画报出版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2015-2030盗版必究.鲁ICP备09022992号-1
"扫一扫"关注我们
  • 微信企业号:sdhbcbs
  • 微博账号:山东画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