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画报出版社官方网站

您的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新闻动态>我们走在大路上>正文

我们走在大路上
发布时间:2021-07-30 来源:本站 发布: 浏览:2093次

五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沿着他们自己或前人开辟的道路,从长江流域、淮河流域、辽河流域,从蒙古高原、欧亚草原,从渤海湾沿、东海岸畔,走到了陶寺、石茆、二里头,汇聚在黄河之滨,开创了中华文明。

 

五千多年来,我们的先人,沿着他们自己或前人开辟的道路,走到了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直到南海诸岛;走到了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黑龙江流域,直到外兴安岭;走到了汉中盆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直到青藏高原;走到了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伊犁河谷、阿姆河流域,直到咸海之滨;走到了蒙古高原、贝加尔湖,直到西伯利亚;最终缔造了曾经拥有 1300 万平方公里辽阔疆域,至今还拥有 960 万平方公里国土、14 亿人口的伟大国家。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还在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岁月,先民用简单的工具,或者仅仅凭借血肉之躯,开辟出一条条道路,连接起越来越大的地域。

 

黄帝“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史记·五帝本纪》)。其活动范围东至今黄海,西至宁夏南部,南至洞庭湖北部,北至河北、陕西北部。

 

公元前 21 世纪建立的夏朝,曾经在不同的都城间迁移,从阳城(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成)到斟 (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到帝丘(今濮阳县东南),到原(今济源市西北),到老丘(今开封市祥符区东南),到西河(今汤阴县东南)。或许还到过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安邑(今夏县西北)、晋阳(今太原市西南)和斟灌(今河南清丰县东南)。

 

商人在取代夏朝之前,已经从亳(今山东曹县东南)走到蕃(今滕州市),走到砥石(今地不详),走到商(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东南),走到东都(山东泰山下),又走回商,再走到殷(今河南安阳市),走回商丘,再走回亳。商朝建立后,商人继续在走,中(仲)丁由亳走到嚣(隞,今荥阳市北敖山南),河亶甲走到相(今内黄县东南),祖乙走到邢(耿,今河北邢台市),又走到庇(今山东郓城县东北),南庚走到奄(今曲阜市),盘庚走到殷(今河南安阳市小屯),帝乙及其子辛(纣)还经常来往于牧(朝歌,今淇县东北)。

 

周人的始祖后稷(弃),被舜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他的后裔不窋走到戎狄间(大致在今甘肃庆阳一带),他的孙子公刘走到豳(今陕西旬邑县西),古公亶父渡过漆水和沮水,翻过梁山,走到岐山下的周原(今岐山县境),文王(姬昌)走到丰邑(在今西安市沣河西岸)开创周朝的武王走到镐(在今西安市西)。

 

没有这些行走,就不会有夏朝、商朝和周朝的历史。要没有供夏人、商人和周人走的道路,就不会有夏朝、商朝和周朝的存在。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在周朝,主要的道路修得像磨刀石一样平整,像射出的箭那么顺直。当时已经有了专门负责修筑和维护道路的机构,道路的好坏成为官员政绩优劣和诸侯治乱的指标。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道路四通八达,小河上架起桥梁,大河边设立渡船,井陉、崤山的险道凿通,秦岭巴山间架设千里栈道,蜀道虽难也已通行。由于车、马是当时主要的陆路交通工具,绝大多数道路都可供车马行驶。

公元前 221 年秦朝的统一使原来各国间的道路连成一体,为了适应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又修通了由首都咸阳出发连接全国大多数郡治的驰道。标准的驰道宽五十步(约今 69 米),每三丈(约今 7 米)种一棵树。秦始皇巡游从咸阳出发,涉及今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他经过的道路都按最高标准修筑维护。

 

西汉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西汉末年的疆域东至于海,西至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北至阴山、辽河下游,南至今越南南部,全国的道路系统从首都长安连接各郡治。西域都护府管辖今新疆和相邻的中亚约 200 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数十个政权,由首都长安和都护府治所(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东北野云沟)至各国的道路都有精确的里程记录。唐朝时,从长安出发的道路,最北曾到达蒙古高原以北的安格拉河,最南到达今越南中部,最西到达阿姆河流域,最东到达朝鲜半岛南部。18 世纪中叶清朝完成统一,全国的道路网北起唐努乌梁海、外兴安岭,南至海南岛南端,东起库页岛,西至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

 

早在西周时,渭河上建起了浮桥,以后黄河、长江上都出现了浮桥,将两岸的道路连成一体东汉初就在褒斜道上开凿了近 16 米的隧道,东汉中期开通了穿越南岭的峤道。隋朝建成的赵州桥是世界上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公元前 3 世纪始建的褒斜栈道,到近代还在使用。20 世纪前期修建的第一批公路,大多直接利用历代延续的驿路官道。1876 年英国人在中国建设了第一条 14.5 公里的窄轨铁路,33 年后,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建成了 201 公里高水平的京张铁路。1937 年,茅以升设计的中国第一座铁路、公路双层两用桥建成。抗战期间,中国几乎完全依靠人力在短期间建成了甘新(兰州—乌鲁木齐)公路、乐西(乐山—西昌)公路、滇缅公路(昆明—缅甸腊戍)、史迪威公路(云南—印度雷多)。

中国行进在大路上。

 

新中国建立后,战争的硝烟尚未消散,铁路已经在向前延伸。解放军进军西藏途中,《歌唱二郎山》的歌声就已响起,川藏公路已经修到二郎山。中国道路、桥梁史上多少个第一就此产生,所有空白几乎都已被填补,如砥如矢的大道已经不是诗人的夸张,四通八达的路网已经覆盖绝大部分国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路越来越宽广,越来越伸展,越来越高效,越来越舒适。多少先人的梦想,多少工程师的追求,多少科学家的预言,首先在中国实现。多少个第一,多少个世界之最出现在中国的道路——最长的高速公路,最长的沙漠公路,海拔最高的铁路,海拔最高的隧道,桥隧比最高的公路,最长的铁路隧道,最长的公路隧道,里程最长的高铁网,最长的跨海大桥,最长的高铁桥,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跨度最大的斜拉桥,跨度最大的悬索桥……在本书付印时,几项新纪录又将产生。

 

中国行进在大路上。

 

中国的道路通向世界,通向未来。一条条公路、铁路连接一座座国门,一座座大桥飞越界河,一座座隧道打通障碍,中国的道路为世界道路网提供枢纽,为“一带一路”构建骨架,为利益共同体输送动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疏通脉络,为未来描绘蓝图。

我想起了年轻时唱的歌: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我们的道路多么宽广,我们的前程无比辉煌!

 

中国行进在大路上,向着未来,向着世界,向着胜利的方向!

 

葛剑雄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1 年 2 月

App导航

关注微信

联系我们

总编室电话:0531—82098472

办公室电话:0531—82098463

投稿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189号B座 山东画报出版社有限公司

Designed and built with all the love by 山东画报出版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2015-2030盗版必究.鲁ICP备09022992号-1
"扫一扫"关注我们
  • 微信企业号:sdhbcbs
  • 微博账号:山东画报出版社